陈柱平、钟伟良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 杭州网网友个人观点,不代杭州网观点 立即发表留言

最新留言

杭州网新闻热线:0571-85052222 爆料QQ:200900571 爆料有奖!

留言 228 条 显示 161 - 180

1...89101112

2009-08-25 23:06:43 杨梅汁(浙江省杭州市)

2009-08-25 23:06:32 紫水晶(浙江省杭州市)

我想他们两位乡长的英雄事迹,并不是偶然,肯定是平时就拥有很好的工作作风,为人处世正派。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2009-08-25 23:06:20 米莱(浙江省杭州市)

2009-08-25 23:06:03 西溪小鱼(浙江省杭州市)

英雄走了,抗洪工作还在继续。抗洪工作是不是应该坚持 “预防为主”呢?不要等到决了堤、倒了坝才来抗洪抢险,那样,既劳民伤财,又陷于被动。

2009-08-25 22:58:48 向日葵(浙江省杭州市)

其实,他们不仅仅是乡长,还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儿子……在生死关头,陈柱平、钟伟良毅然选择了危险的抗洪工作,感人!

2009-08-25 22:58:35 钱江潮(浙江省杭州市)

陈柱平、钟伟良走了,还有多少群众、干部在灾难中离我们而去?是不是我们的后勤保障工作不到位呢?还是前期预防工作出了问题?

2009-08-25 22:58:24 霹雳猪(浙江省杭州市)

这次莫拉克以后,我省政府是不是应该重新建立防灾减灾评估、信息系统,健全水灾应急管理体系,科学地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呢?不要让更多的干部、群众失去宝贵的生命了!

2009-08-25 22:58:11 迷糊娃娃(浙江省杭州市)

英雄的事迹确实值得我们敬佩,但是悲剧后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基层干部的工作风险大,谁来保障他们的安全?

2009-08-25 22:57:59 榴莲糖(浙江省杭州市)

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感动了我:"看了电视上陈乡长的遗像,我们才知道,常常走进我们家门检查危房的人就是我们的乡长;台风来时要我搬出危房到避灾点过夜的人就是我们的乡长!这样的好人走了,太可惜了……"新合乡的群众说。

2009-08-25 22:57:47 普罗旺斯(浙江省杭州市)

陈柱平担任新合乡乡长还不到一年,就走遍了全乡,乡村、企业、田间、地头,我想这样实实在在的乡长,一定深受人民的爱戴,可惜啊!

2009-08-25 22:57:27 玻璃心(浙江省杭州市)

作为一名党员,有的时候我不禁要问自己,到底为别人做过什么?看了这两位干部的英雄事迹,我想我真的明白了。

2009-08-25 22:56:00 青山绿水(浙江省杭州市)

看新闻说,桐庐县委作出追授陈柱平、钟伟良同志为桐庐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的决定。我想,这还不够,好好照顾好英雄的家人,同时,让广大干部学习他们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2009-08-25 22:55:56 sunny~绿茶笑~(浙江省杭州市)

听了觉得很感动,这样的报告会也应该多开一些,不要等到人已经不在了才想到“追认”,平常就应该对这样的好干部多表扬、多嘉奖。

2009-08-25 22:55:43 蜂蜜茶(浙江省杭州市)

听说,钟伟良家里条件比较困难,平时很节俭,但为了帮村里办事钟伟良却十分大方。为了修筑乡道,他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了3万元的款。直到今年7月中旬村里才把钱还上。这样的干部,走的太可惜了!

2009-08-25 22:55:28 吴山天风(浙江省杭州市)

我桐庐的同学说,他前几天去参加了桐庐县殡仪馆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他跟数千名群众一样,都是自发赶过去的,当时的场面真的是让人感动。

2009-08-25 22:55:00 飚怒(浙江省杭州市)

听了这些事迹,难道哪些贪图享乐的干部不耳红吗!都是人民公仆,你们在干什么呢?希望能以他们为榜样,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愧自己的职责。

2009-08-25 22:52:50 九节鞭一口(浙江省杭州市)

除了开事迹报告会、追认优秀党员、烈士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奖励措施呢?

2009-08-25 22:50:56 cancan(浙江省杭州市)

每年都有台风,不希望每年都有人丧生,更不希望每年都有人牺牲,能不能想想办法啊!

2009-08-25 22:49:46 小巴(浙江省杭州市)

往危险的地方走、往艰苦的地方走……现在这样的干部越来越少了。

2009-08-25 22:47:09 番茄小子(浙江省杭州市)

像这样的好干部,为什么没人能保障他们的安全呢?为什么别人都逃出去了,就只有他们被困住?
留言 228 条 显示 161 - 180

1...89101112

  • 昵称: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