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9 08:43:59 杭州网网友(浙江省杭州市)
错时上下班这个太不靠谱,国企事业单位都是跟着政府部门走的,怎么可能他上班的时候你还不上班,那怎么办事啊???私企的话,你根本没有权利要求他 啥时候上班,说了等于白说
2009-12-18 22:27:36 杭州网网友(浙江省杭州市)
强烈建议在中河高架从南到北铺设轻轨,设置若干上下车站和转乘站即可解决高架拥堵问题。禁止机动车通行,因为已经开不动了。
2009-12-17 22:01:05 杭州是我家(浙江省宁波市)
敦市政府开辟了该市收费停车场网站,车主可以在出门前,在该网站预定自己需要的位置和停车的时间,并输入信用卡号码即可,不用再到处转悠对比价格和寻找停车位。杭州的停车诱导系统能不能借鉴,加入这个模式?
2009-12-17 12:17:26 杭州网网友(浙江省杭州市)
1、杭州修了很多路,但行人走路越难,越慌。
2、杭州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机动车排放造成。
3、杭州的噪声污染也主要是机动车造成的。
因此,机动车对居民的身心损害极大,会增加疾病,会降低生活质量,会缩短寿命......。
政府要组织专家对以上损害进行定量分析,并每年以经济手段给全体市民以经济补偿。否则,对没有车的居民来说是极大的不公。
以上补偿费用应由污染产生者承担。
由此可见,现在的用车成本不是高了,而是大大的低了。是由全体市民出钱或以损害身心的代价来补贴他们。
因此,要增加地面停车的费用,增加拥堵费等市场经济手段来解决污染补偿费的来源。同时也解决了停车和堵车的问题。
当然,同时也要进一步提高“免费单车”与公共交通等措施。
市场经济时期,政府要解决基本民生问题(衣、食、住、行),在‘行’的问题上,主要是要搞好公共交通等措施。而买(用)机动车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只能主要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用钱买资源(土地、环境等等)。因为资源是全民的,所以要补偿。
2009-12-17 10:52:37 老庞( CZ88.NET)
我在杭州已经生活了12年了,一到中午和下午上下班间,车就堵得很厉害,我曾经也向交通部门提过建议,也试过写信给报纸,
现在我看到有这个活动再来提一些我的建议.
遇到塞车的时候,我有时候都会想,为什么车这么多还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要?是因为人多?还是车多?还是道路当初的设计就没有考虑到将来?
除去上下班和周末晚上比较拥堵,其他时候还是比较舒服的,所以可以说,这是道路的使用率不够高,在我提的建议前,我先举一个例子.
美国金门大桥是4+4车道,但一到上下班经常堵车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决定再建造一座桥。有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向政府建议把4+4模式按照上下班车流不同改为6+2.
也就是说在上班或下班时段,车流拥挤的一边改为6车道,而另一边缩减为2车道,但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8车道.
这一个点子不仅帮政府节省了数以美元,并且更加方便人们通行.
我要说的这个例子不是说,把环城路改成1+3或者3+1模式,而是从全局,从大的角度合理利用道路资源.如果我们要到另一个地方需要经过环城路,正好碰上了堵车高峰,
那么可以考虑走另一条路.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的调节与合作.如果当地部门可以有效,优化的协调各路段之间的联系,那么也可以做到"金门大桥"中的缓堵效果,但是,这是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甚至小到各支路的共同协作的.使繁忙的路段繁忙起来,使不繁忙的路段也繁忙起来.这样一来,势必可以有效地缓堵.从小的角度我的建议是.把部分路段的入口和出口向前移动或者向后移动一段,让进出主道路的车可以互相避开,让给其他车,以此减少主路的交通压力,并且提升其他路段的使用率.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实现金门大桥中的分流车道以提升道路使用率的作用,也能更加方便市民的出行.另外,这种做法比起翻修道路,新建高架桥以及增加交警协调等也是比较实际可行的.我还有另一个小点子,希望也能为缓堵添建议,那就是希望交通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可以与一些听众比较多的电台进行实时报道,通过电台告诉司机,哪儿现在很堵,不建议车行,哪里道路车比较少.虽然司机们的电话可以让其他人通过电台减少麻烦,但是如果通过交通部门的整体监控来向司机传播,我觉得会更加有效.
这两条微薄的建议就是我向杭州缓堵提的建议,希望杭州的交通越来越通常,杭州州越来越美丽.
2009-12-17 09:22:23 讨论停车难(浙江省杭州市)
可以进行小区私家车位对社会有偿开放的试点,提高小区私家车位的利用率.小区私家车位有的白天空着,有的晚上空着,可以根据业主自愿的原则将空余时段对社会有偿开放,收取一定的费用.
2009-12-17 08:12:36 杭州网网友(浙江省杭州市)
我觉得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没有跟上,不能因为这个原因,都叫开车人来买单吧
2009-12-16 16:13:49 夕阳僧(浙江省杭州市)
巴黎市民无论在巴黎任何一个角落,都只要步行10分钟就可以达到一个地铁站,快速到达目的地。希望未来的杭州也可以做到这样。
2009-12-15 16:54:59 杭州网网友(浙江省杭州市)
尽快建设地铁网络以及高架隧道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公共交通只靠公交车肯定不行的。
2009-12-15 15:12:19 杭州网网友(浙江省杭州市)
1、杭州修了很多路,但行人走路越难,越慌。
2、杭州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机动车排放造成。
3、杭州的噪声污染也主要是机动车造成的。
因此,机动车对居民的身心损害极大,会增加疾病,会降低生活质量,会缩短寿命......。
政府要组织专家对以上损害进行定量分析,并每年以经济手段给全体市民以经济补偿。否则,对没有车的居民来说是极大的不公。
以上补偿费用应由污染产生者承担。
由此可见,现在的用车成本不是高了,而是大大的低了。是由全体市民出钱或以损害身心的代价来补贴他们。
因此,要增加地面停车的费用,增加拥堵费等市场经济手段来解决污染补偿费的来源。同时也解决了停车和堵车的问题。
当然,同时也要进一步提高“免费单车”与公共交通等措施。
市场经济时期,政府要解决基本民生问题(衣、食、住、行),在‘行’的问题上,主要是要搞好公共交通等措施。而买(用)机动车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只能主要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用钱买资源(土地、环境等等)。因为资源是全民的,所以要补偿。
2009-12-15 14:22:45 铁皮疯抖精(浙江省杭州市)
换掉一些太破的公车,把公车收拾得舒服一点,路线设计合理一点,老百姓自然愿意坐公车了。
2009-12-15 14:19:03 sizzla(浙江省杭州市)
尽量在小区修建地下车库和立体车库,停在路面上总归是不方便的,路越来越窄,倒车来去也容易撞到小区里的老人和小孩。
2009-12-15 14:15:14 杭铁头(浙江省杭州市)
还是多建立体车库比较靠谱,想要在地面上找车位,只会越来越少啊
2009-12-15 13:45:17 杭州网网友(浙江省杭州市)
小区的停车位越来越少,车越来越多,应该控制汽车数量了
2009-12-15 12:22:24 杭州网网友(浙江省杭州市)
支持第二辆车提高收费。建议加快公共交通发展
2009-12-15 10:47:29 深受32路之苦(浙江省杭州市)
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公交优先是必须的。杭州公交车已经做得不错了,但还是有进步的空间。
比如我最近发现,部分公交站因为道路拥堵等问题,更改了车站。以32路为例,因为梅登高桥那个站进站的公交车多,容易拥堵,32路就干脆把这个站点取消掉了。要知道梅登高桥可是一个大站,经常有大半车人在这里下车,而且前后两个站分别是新华路口和中山北路口,相差的距离也太远了,取消这个中间站,对很多人都不方便。
还有92路公交车,因为绕道环城西路,高峰时间从延安新村开到下一站竟然要半个小时,太夸张了。
希望公交公司能针对各线路的运营问题,向交管部门提出一些特事特批的申请,把公交的运营效率和运营量提上去。只有公共交通变得方便了,私家车才有可能减少,道路问题才可能解决!
2009-12-15 10:25:07 whyuleave(浙江省杭州市)
我家年后就要买车了,可是一家一部车明显不够的,爸爸妈妈我上班都要用啊,要是对购买第二部车设限制的话我觉得不公平啊。这又不是什么奢侈品,买车也是为了工作啊。
2009-12-15 10:21:59 notebook(浙江省杭州市)
现代人的夜晚工作效率也不会比白天有差的 我觉得错时上下班是个不错的选择。
2009-12-15 09:50:50 甄玉(浙江省杭州市)
谁把美丽的西子姑娘肚子搞大了?
规划杭州其实不应该一味地把马路造得愈来愈宽,这样“小桥-流水-人家”离我们愈来愈远,江南水乡的秀美和西子湖的魅力愈来愈消失殆尽,把马路造得宽会引来更多汽车,就象池塘挖得深会引来更多水一样,住在马路边的人都认为加宽马路就等于把美丽的西子姑娘的肚子搞大!中山路、风起路、文二路、教工路、大关路等等------都不应该拼宽,规划的与时俱进在于保持杭州的秀美精致!
2009-12-15 09:12:43 停车新政民间发言人(浙江省杭州市)
机动车抢占非机动车道没有解决。车子乱停现象严重。